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中中国士兵的射击方式就像“开枪不瞄准”?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心理?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有趣而又深刻的历史问题。
在1860年,一位英国官员访问了当时的中国,他目睹了淮军士兵的射击姿势,发现他们朝前放枪,眼睛往后瞅。这位官员推断,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习惯于使用手铳、鸟铳。这种情况直到1920年的直皖大战依然存在,那里的双方动用了20万人力,但死伤仅几十人。这样的“开枪不瞄准”的战术,不仅让外国人看不下去了,甚至连《泰晤士报》的记者莫里逊都建议恢复使用弓箭,因为弓箭比较便宜且能造成真正杀伤。
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时,就特别强调了射击时的动作要领,并明确指出了“开枪要瞄准”的关键性。在北伐军所向无敌的情况下,“蒋校长”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这之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几乎同时进行,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日本认真学习西方,而中国则三心二意半推半就。
从甲午战争结束至今,我们学会了“开枪瞄准”,但其他方面学得稀里糊涂。我们引入足球联赛制度,却忽略公平竞争;引入义务教育,却没有搞清楚国家义务与公民义务;引入现代传媒,却无法保证新闻可信。而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邻居——日本,他们学得何等彻底,从全盘西化到矫枉过正,都一丝不苟地实践着。
那么,当我们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时,我们的心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国情”呢?是好面子,不愿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或是得过且过,为懒散寻找借口?这些毛病在日本身上并不存在,他们承认实力,只承认你比我强,我就要学习。你比我强,我赶上你,你超过我。大化改新,日本学习大唐。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加以克服,或许可以像那个曾经侵略我们的邻居一样,全盘接受,然后再次挑战世界。此外,让我们也试着去理解那句剑道谚言:对手击中你时,你要心存感激,因为他帮你发现了自身弱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和开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