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社会的背景下,董寿平、董寿平黄胄、黎雄才和范曾于甲子年(1984年)共同创作了《知音图》。魏良辅在改革昆山腔时,他的交往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包括鹿城(昆山)和娄东(太仓)。他的朋友圈中,大多数人都是来自苏南一带。
值得注意的是,在魏良辅的社交圈中,有一些人既擅长曲艺,又能医药,这些人很受欢迎。周似虞是常熟人的著名医生,他向魏良辅学习曲艺,并且他的技艺非常精湛。他还经常去虎丘山唱曲,每当他开口歌唱,虽然周围有许多喧闹声,但人们仍然能清晰地听出是他在演唱。
赵瞻云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自幼父母双亡三次娶妻又三次丧偶,但他性格孤独喜欢吟诵。他后来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张野塘的助手,与王锡爵等大臣保持着密切关系。王锡爵请辞后回到太仓,以拍曲为乐业。在明清两代的一个重要家班吉芳班中,赵瞻云展现出了超群的技艺,每当他弹奏“酒酣耳热”之类的情景,即使是一群少年也会因为害羞而不敢发声。
魏良辅在研究昆山腔之前,是个行医的人,他整天忙于诊治,不容易兼顾拍曲的事业。如果没有先前的学识和兴趣,再加上与周似虞、赵瞻云等人的相互切磋,他们可能无法同时做到既擅长医学又精通艺术。这也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话题、兴趣和艺术观点,使他们能够频繁聚集交流。
事实上,在明清时期,有很多医生都有音乐或其他艺术方面的爱好,如吴履震所述秦昌遇即文学家秦裕伯裔孙,因喜诗词而广交文坛大家。此外,还有一些家庭成员既是名医又是学者,如徐大椿既写了关于昆曲史上的重要理论书籍,也是一位名医。而叶堂家族则从祖父到父亲都是名医,而自己也有此能力。这些例子展示了医学与艺术之间的联系,从古至今一直延续至今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