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大一统王朝都有着建立初衷,希望四夷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目的:一是希望他们来朝贡,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问题。然而,国书送达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还砍了使者的脑袋。这让泱泱天朝的大国被小小岛国羞辱,使得朱元璋恼羞成怒,他扬言出兵,要征服日本。
针对朱元璋的开战威胁,日本摄政王怀良亲王写了一封回信。这封信既给予“天朝”面子,又暗藏强硬。在这之前,小小日本,为何敢杀大明使臣?这首先与两场历史巨变有关:南宋灭亡和日本抗元。
南宋灭亡前,中国是日本的榜样。当南宋灭亡时,日本举国哀悼,这说明了他们对中华文明的情感深厚。而在蒙古帝国(即元朝)建立后,当忽必烈要求日本来 朝贡时,被拒绝并遭受失败,从而加深了日方对于抵抗中央集权国家的决心。尽管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在 日本人的眼里已经失去了正统地位。中国自南宋以后就不再是他们崇尚的正源华夏文明。
朱元璋鄙视、日本由来已久,在他眼里,他们只是个“无道民为贼”的小丑。但实际上,对于战争能力和战略眼光方面,与其说是谁更有资格继承中华大统,不如说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现了各自国家特色的竞争态势。大明与 日本剑拔弩张,而战争一触即发。不过,在面对朱元璋步步紧逼的情况下,Japanese当政者依然坚持寸步不让,这背后有着更重大的原因。
追寻历史深处,我们发现:Japan当政者的“战略”眼光,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
军事实力 —— 中国作为力量,对外张力极其有限,从未有征服海上岛国的记录。
文化认同 —— 南宋以降,大清之后,大多数汉人并不认同原来的儒家传统,而是在江山易改,本命难移的情况下寻求新的生存方式。
国际形势 ——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在逐渐崛起,比如欧洲诸侯、印度次大陆等区域力量,都开始向世界扩张。
民族主义情绪 —— 由于被迫接受异族压迫长达几百年的时间,让人们产生反抗心理和民族主义情绪。
经济发展 —— 当时东亚地区虽然没有西方列强那样的工业革命,但也有自己的经济发展,如丝绸之路、马可波罗东游记等证明这一点。
总结来说,即便面对如此严峻局势,由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上政治斗争、军事准备及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最终导致此类冲突没有发生或平息下来。此外,这种情况还促进了双方之间文化交流增进,以及地域间政治关系缓和,以至于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边界状态,即使到了今日,也仍然保持着这种特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