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汉定都长安之时,关中地区不仅是官吏、军队和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粮食的主要供给地,更是汉武帝拓展西北边疆的重要基地。为了满足各方面对粮秣等物资的需求,除了凿漕渠从东方运粮入关外,特别是在汉武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在关中大力增建灌溉工程,以扩大水浇地面积,从而增加当地的粮食产量。这一过程中,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在关中形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兴建水利工程。在这一时期,一条名为龙首渠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被开挖,这个工程以其独特的井渠结构著称,其中最深的一些竖井达到40多丈。虽然龙首渠最初并未能完全解决塌方问题,但它却创造了先进的井渠技术。
此后,又有六辅渠和白渠这两条灌溉工程相继完工。六辅渠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并制定了“水令”,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用水制度。而白渲则由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并主持,它是一条长度达200里的灌溉通道,能够有效地解决郑国渠无法覆盖到的4500余顷农田的问题。此外,还有一座名为成国 渔 的重要灌溉项目,它以 渭 水为源头,由郿县至槐里,再接上林苑蒙茏 渔 的延伸部分,是当时最大的干旱防治项目之一。
总体而言,在西汉时期,这三大区域性水利系统基本已经形成,即引泾系、引 渭 系和引洛系。这三个系统通过各种各样的灌溉设施,如灵轵 和 郁违 等小型潜流沟,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较好的农业生产水平,为京师以及亿万口人提供稳定的衣食来源。此外,这些建设还促进了一系列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以发展,比如民间歌谣所反映出的“举臿为云决 港 为雨”的理念,也表明人们对于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有着更高要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于淤积等问题,对长远来看需要不断改良调整。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在西汉时期,那些涉及到大量劳动力投入、大规模投资以及对自然环境影响深远的人类活动,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命脉,而且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