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说,明朝的皇帝们虽然在位时并未显露出什么非凡的英才,但他们身边的臣子们却是极具才华和能力的一群人。比如于慎行,他17岁便考中了举人,在鹿鸣宴上,当主考官提议为他举行庆典之类的仪式时,大多数人都会急切地表示感谢,而于慎行则婉言谢绝了这份荣誉。在于慎行担任官职期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轻易妥协原则。于慎行是一个性格温厚、老实又诚恳的人,他深受张居正赏识,被视作张居正最喜欢的门生。而且,尽管对张居正抱有一定的尊敬,但于慎行从不盲目支持他。张居正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虽使得明朝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但他的独断专行也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当御史刘台上书反对张居正时,结果竟被关进监狱;而当于敏察到这一情况后,即刻前往监狱看望刘台。这一行为让张居正感到非常不快,并召唤于慎来质问其为何会做出如此事情。然而,于慎平静地回答道:“刘台并无过错,我理应去看望他。” 张居正父亲去世后,由于是按照传统习惯应该回家守丧。但是由于改革工作迫在眉睫,他并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便命令门生们向朝廷提出“夺情”,以此继续留任在朝中。此事最终因万历皇帝批准而不了了之。在这件事上,与其他大臣联名要求万历皇帝收回成命的是包括于慎在内的人员。一旦事件结束后,張居正在知道於慎参与其中之后,对於這次行動感到困惑,並問於敏為何會對自己這麼做?於敏則恭敬地向張舉手作禮,並說:「您雖是我恩師,但您這次卻錯誤。」後來當張病逝後,那些對張持有怨恨的大臣纷纷寫信致歎。而當張死後不久遭到抄家的消息傳出時,於敏再次發出了求情信件,最终成功保全了張遺孤母親及未成年的兒子。他凭借着这些忠诚和坚定的事迹,在朝中赢得了一片赞誉,并最终成为内阁首辅。在历史长河中,无数这样的故事不断涌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人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着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