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目睹了利玛窦和徐光启的合作,他们在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小站稻田中进行了种植。早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提出了屯田种稻的想法,并在宋太宗的支持下实施了这一计划。在元代,这一做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直至明代,当时明成祖朱棣派遣功臣和军队到津南开垦土地。
弘治元年,丘浚提出华北沿海平原可以广泛施用水利,使荒地变为良田。万历二十五年,天津巡抚万世德推行了一项新政策,让当地民众自行开垦荒地,并给予印照以作为他们劳动成果。这一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
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期间,他注意到葛沽和白塘口等地方的土壤含有大量盐分,因此他组织民众实行军垦民种,将5000余亩土地改造成水田,每亩产量可达四五石。此后,陆续开发了更多地区。他们采用江南围田耕作方法,以“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贵”命名这种耕作方式,即“十字围”。
这些围田格局是河边有一面,与河水相通,有三面开渠,以及四面筑堤防止水涝。“十字围”主要分布在海河右岸的地带周围主干渠深度达5米,便于排涝降低地下水位,同时利用潮汐进行灌溉和排放尾水,从而减轻土壤盐分的问题。此种方法适用于低洼且地表水丰富的地方植稻。
徐光启曾修撰《历书》,但因其内容引起朝臣不满,他便托病来到天津。在此期间,他先后四次参与屯田工作,并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注意到了天津附近的大片荒废之地,对这些土地进行调查并提出改造方案,以提高产量并减少劳动强度。
徐光启还专注于研究改造盐碱土,以及如何因地制宜施肥。他分析,在靠近海洋的地方,由于土壤含有较多的盐分,一开始并不适合直接种植稻米。但经过不断尝试,最终成功将来自长江流域的稻米引入北方,并采用一种称为“倒茬”的轮作制度,这样既节省了用水,又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和杂草。
随着后金在辽东加紧争战,大批难民进入关内,天津成为京师与辽东之间的一个重要门户,因此再次出现屯田热潮。张慎言提出了关于天津屯田的奏议,而卢观象则成功开垦了一片叫做寇家口以南3000余亩的土地,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了五个不同的开种方法:官种、私佃種、三民種(即由政府提供牛耕器具)、军種(由兵丁自己耕)及屯種(由卫士自己耕)。
董应举也上奏朝廷建议,在他的管理下购买12万余亩闲置土地并仿效汪应蛟之法,在小站等区域实施“十字圍”技术,使得收获极为丰厚。这一期间,还设立了一些“屯学”,既能增加国家收入,也让参加者获得功名机会。而卢观象负责的一所学校,则通过招募学生自耕百亩,每人每年需支付一石租税,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非常受欢迎,不仅扩大了教育领域,也促进了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