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历帝的故事正如“断了根的草,春风吹又生”,历史上的君主能有善终的命运极为稀少,就像刘禅国破家亡后被封王,“乐不思蜀”安享晚年更是罕见。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并非自缢煤山的崇祯帝,而是他的堂弟朱由榔,他们都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孙子。
然而与堂兄朱由检相比,朱由榔在很多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由于早年未受过正式教育,他缺乏应对国家危机所必需的能力和胆识,因此他难以成为一个能够拨乱反正的人物,即使他的母亲也评价他:“吾儿仁柔,不适于当主。”
尽管如此,由于当时所有可能继承人都已去世,只好选择朱由榔作为南明政权唯一可行之选。他在1646年11月18日宣布即位,改元为永历元年。
从1646到1662年的16个春秋中,永历帝没有享受过片刻安宁。随着清军占领紫禁城,大部分地区纷纷投降,只有明朝“余孽”还在坚持战斗。因此,当清军追捕他时,他只能不断逃亡,从广西、桂林、湖南、贵州、云南一直到缅甸,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逃跑。
到了1658年的永历十二年,吴三桂攻入云南昆明,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就像丧家之犬般跟随着他们。在1661年的永历十五年,吴三桂进兵缅甸,对缅甸国王提出要拿走朱由榔,但那时候缅甸内部发生了一系列事件,没有力量抵抗吴三桂,最终同意了他的要求。1662年的 永历十六年的一月,在咒水河畔,被诱骗至此处后被杀害,这就是著名的“咒水之难”。
大明帝国最终因这次事件而灭亡。此外,还有人问为什么吴三桂会杀掉已经被俘虏的大臣,并且探讨背后的原因以及隐藏的问题。这背后的秘密是否只有历史才能揭晓?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问题吧。
吴三桂杀死永历帝之后,他本应该将其押送至京城让康熙处理。但吴三岳却迟迟不动手。当时康熙还是一个8岁的小孩子,而辅政司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肯定不会希望留下后患,但为了平息前明百姓的心情,也许康熙会放过他。这对吴三岳来说并不利。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吴三岳立即上书请求将永烈帝处决于昆明金禅寺内,这份请求得到批准。大约在公元1662年的六月初一,大明末代皇帝及其父子被处死了。而人们对于这一决定通常认为这是多么愚蠢,因为这样做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前臣弑君的污点,为自己带来了无尽烦恼和负担。
那么,我们可以试图理解为什么这位伟大的人物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吗?
吴三岳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当初投降李自成并不是因为忠诚,而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他向李自成投降,并非单纯因为爱慕陈圆圆,更像是权衡利益的一个决策。当时,如果继续与李自成作战,不论结果如何,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而转而投靠多尔衮,则显然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