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月七日,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上意外发现了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的窑砖。这个窑砖上的刻字清楚地记录着负责制造官员的名字,质量问题能够立即追溯到责任者。这块青色窑砖沉睡于古城墙东南角,静默地见证了600多年的长沙历史。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专业委员会理事冯建平考证,这确实是一块来自明朝洪武年间的珍贵遗迹。
这块仅存的明朝窑砖是如何幸存至今?它从洪武年间开始,一直伴随着长沙600多年的发展历程,最终在天心阁250余米古城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该古城墙全长共251米,是当时修缮后的唯一遗存实物,它见证了从土筑到石砖改造的一段历史变迁。
为什么这些古老的窑砖会刻有如此详细的情报呢?冯建平解释说,这些都是作为城墙砖的官窑印,相当于官府对质量和责任制的一种监督机制。当时谁来建造就由谁负责,即使验收时也能一眼看出哪些人制作了哪些窑 Brick, quality and whatnot.
如果你游览天心阁时发现任何其他可能属于更早期时代或更晚期时代(如清朝)的古代建筑材料,比如说一些不寻常或显然不同于现代建筑材料的小碎片,你可以直接联系天心阁管理处。如果你是第一个提供这些信息的人,那么你将获得奖励。这是一个提醒给所有游客,让他们参与到保护和探索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中来。
此外,关于长沙古城墙演变史,有趣的事实是:它最早可追溯至2200多年前。在隋唐时期,它曾经围绕着整个城市,从湘江边一直延伸到浏城桥与天心阁之间,以及南门口附近以及潮宗街与营盘路交汇处。此后,在宋代,其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确定,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地图。而到了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一次大规模修缮工程彻底改变了其面貌,而1852年的太平军攻打之后,又经过咸丰、同治两位皇帝的大力修补。但随着时间流逝,上世纪20年代,当社会进步加速并且城市扩张需要空间,该部分城市被视为拆除以促进商业繁荣和扩展市区。然而,由于湖南省名士曹典球等人的努力,最终决定保留天心阁这一小段未拆除之地,使得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欣赏那段独特而重要的地标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