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天津南地区的屯田种稻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清代之前,这一地区已经成为小站稻的重要产地。早在宋、辽对峙时期,就有何承矩提出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后来宋太宗支持他的提议,并派他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实施了这一政策。在元代,直沽等地也进行了类似的屯田活动。
到了明代,这些措施得到了更大规模的推广和完善。明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朱棣下令大量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此后,一系列的人才和政策促进了这块土地的开发。弘治元年(1488年),丘浚提出了华北滨海平原可以广行水利化斥卤而为良田的计划。而万历二十五年的户部奏报更是详细记录了天津沿海地区如何被开发成农耕之地。
汪应蛟任巡抚期间,他见识到了江南兵士们能否成功种植水稻,因此,在“倭寇平”之后,他力主留下兵士们继续种植,使得围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他不仅组织民众开垦,还引入高效灌溉技术,如利用海河潮汐进行灌溉,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徐光启作为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曾多次参与并研究过天津地区的农业问题。在《农政全书》中,他总结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得,其中包括如何利用低洼土地、改良土壤盐分,以及节约用水的一些方法。他还推广了一种名为“十字围”的耕作法,以防止洪水侵袭,并且提高收获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津成为京师与辽东战场之间的一个重要据点,因此其农业生产变得尤为关键。张慎言提出了一个关于扩大天津屯田面积的大型项目,而卢观象则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了一套有效的开垦与管理方法。这一切都加速了该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此外,“屯学”制度,即将学生安排到军队中学习耕作技能,也是一项创新措施,它既能够帮助国家增加粮食供应,又能让这些学生获得功名和社会认可。
最终,由于各方面共同努力,小站稻以及其他作物在这个区域得到繁荣,不仅解决了当时人们的问题,也为未来奠定基础,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