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徐光启与十字围稻中国历史朝代时间完整表中的农业革命遗踪(图)

0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天津地区曾是屯田种稻的重要基地。早在宋、辽时期,何承矩就提出了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想法,而明成祖朱棣更是大力支持这种方式,将大量移民送到津南开垦。至万历年间,户部奏请天津巡抚万世德实施了开荒种植稻米,并为此设立印照,以鼓励民众参与。

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期间,对于葛沽、白塘口等地的荒废土地进行了开发,并采用江南围田耕作方法,即“十字围”,成功地提高了产量。此后,陆续有更多的地方官员和士绅效仿他们的做法,在当地推广这套技术。

徐光启作为杰出的科学家,不仅对水利措施和种植方法表示关注,还深入研究改造盐渍土。他分析说,在重碱之地初开时不宜稻,因为洗碱不够,最终成功将南方稻米引入北方。在他的一系列实践和心得总结中,他提出了一些节水改土培养地力的新方法,如一水二旱倒茬种植,这些经验至今仍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随着后金在辽东加紧争战,大批难民涌入京师,天津成为军事物资供应线上的关键地点,因此再次展现出屯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战争支援的重要性。卢观象等人提出了多种开垦方法,如官种、佃种、民种、三军及屯制,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并得到实际效果。董应举也上奏朝廷建议购买闲置土地进行复垦,并以此来安排流民,使得当地经济迅速恢复并繁荣起来。

直隶巡按兼提督学政左光斗委托卢观象试办“屯学”,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能为士兵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耕作获得收益,同时也有望考取功名。这项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六百亩变四千亩”的成果令人瞩目,让人如行走江南般欣赏风景,也让人们认识到了农业改革对于国家发展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