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宋朝的军事实力差异,除了文化发展的不同外,军制设计和皇帝的形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宋朝时期周边有几个国家,与之存在复杂社会关系。
两代皇帝给人的印象不同
宋朝的皇帝常被认为文弱。在澶渊之盟前,尽管宋真宗遭遇失败,但他迟迟不愿亲征,只想迁都避祸。最后,是寇准强行拉他去战场,鼓舞士气才赢得胜利。然而,即便是打了胜仗,也因为谈判赔偿而让人感觉过于怯懦。此外,宋仁宗儿子死后,他还未足够哀悼,便被迫立储君,这种情况显示出宋朝皇帝过于文弱,对后世对其军队印象产生影响。
相比之下,明代的皇帝则显得更加坚决,如明英宗朱祁镇即使在群臣阻止下,他仍决定带兵亲征,并且成功打赢了一仗。这一坚定的态度为后世所认可,使得明朝军队留下了更为强大的形象。
同样地,当面临俘虏的情况时,虽然两个时代都出现了被俘的情景,但明英宗朱祁镇在战场上被俘,不像靖康二帝那样,在自己的国家城中受辱,因此他的处境相对较好,这也反映出了两代帝国在处理危机中的差异。
不同的军制构成了区别
宋朝军制重分权
除了皇家形象上的差异,还有两代帝国军事制度设计上的巨大差距。虽然宋朝也有勇猛的大将和高效的武器装备,比如著名的大宋步兵,但它给人们留下的总体印象却是软弱。这主要源于其过度强调分权、法治严密以及限制武将发兵权的手段。当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他设立了枢密院来管理军务。但这同时剥夺了将领实际指挥大师的地位,使他们无法自由发兵或调动部队,而这些职责必须得到枢密院同意并由最高级别官员实施——通常是文官或太监。此外,由于频繁更换将领,加上缺乏统帅能力,他们无法有效应对战斗需要灵活性和迅速作出的决策,从而影响了整个战争努力。而这种频繁更换将领导致士兵之间缺乏信任和团结,以及对于真正勇敢者的认识不足,最终影响了战斗成果。
宋朝文臣怯懦
此外,由于政策使得文官的地位提升,他们担负起曾属于武将的地方高级职位,因为没有发动战争策略变动或决定的人选,只能提出建议。而拥有最后决定权的是既无意愿也不擅长掌握这样的责任的人——即那些充满道德教化观念但缺乏实战经验的文官们。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范仲淹提出的“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表达的心理状态,以及当面临辽国威胁时,大臣们关心的是如何逃离,而不是如何迎敌的事宜,都反映出他们对战争远感厌恶,这也是造成整体松散及软弱的一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