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拥护太子,流言传播
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这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危机。
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
申时行首辅,上疏列举明英宗两岁、明孝宗六岁被立皇太子的例证,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明神宗不愿把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生的儿子立为帝位的合法继承人,便以皇长子年龄尚小为借口推托过去。
朱常洛5岁时,被认为还未成年,而朱常洵刚出生,被封为皇贵妃,这让那些疑心重重的大臣们怀疑万历要废长立幼。他们不愿因对此事让步而被记入史册,让后世觉得朝中无忠君爱国之人。
就在册封郑贵妃的当天,大臣姜应麟等人纷纷殊请册立东宫,但遭到了明神宗的处罚。大臣们继续请求,但遭到更多压力和惩罚。
慈圣太后的临终与张居正、冯保的下台,使得申时行成为实际上的首辅,他抱着幻想,对于这场争论持有迁就态度。这导致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因为宦官开始更加放肆地参与政治,并且影响了国家大事。
随着时间推移,大臣们仍然坚持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甚至集体要求并且杜门请辞施加压力。在这个时候,大臣们发现自己的意见并不被尊重,因此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此问题的关切。而这些行动最终导致了宦官集团的地位受损,最终使得这种权力的斗争变得更加激烈和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