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框架简图中,明朝都司卫所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机构是洪武初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起初名为都司、行都卫,后来在洪武八年被更名为都指挥使司和行都指挥使司。在宣德年间,这些机构逐渐定型下来。
明朝共有十六个都司和五个行都司,每个布政使司(即行省)下设一个都 司,其军事长官称为“总兵”,与布政使同驻一城。各地的具体治所包括济南府、杭州府、南昌府等多个重要城市。
除了这些,都有大宁、辽东、万全三个特殊的大型军事机构,它们分别位于河北长城以北地区、大宁卫及辽阳,以及山西宣化一线地区。此外,还有奴儿干都司负责管理黑龙江至库页岛之间的一带区域,而行都是设在边境海疆的地方,以辅助本省的防御工作。
此外,为了保护皇陵安全,还设置了留守司,如凤阳留守 司负责守护凤阳皇陵及其附近八个卫队。而兴安留守 司则专门看管承天二卫,并负责显陵的安全。
明代时期,所有地方最高军事机构均直隶京师五军总督府,同时也参与民政管理。这导致了一种现象,即一些原本只进行军事任务的小规模保镖团队开始涉足民生问题,以确保士兵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但这种制度最终因为其过于庞大而难以维持,最终导致了它在晚期失去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