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与《闲情偶寄》(图)
李渔,17世纪中国戏曲理论家和科普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闲情偶寄》,涵盖了从居室到庭园,从饮食烹调到养花种树,从医疗养生再到娱乐消遣,无所不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科学小品集之一。
李渔(1611—约1679),字笠鸿,号湖上笠翁,人称李笠翁。他出身富有之家,但在清兵入浙后,家道衰落,他移居杭州,再迁南京。尽管未曾正式做官,但他毕生的精力大部分投入于戏剧创作及戏曲理论研究中。
《闲情偶寄》这部作品分为8个部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和颐养共234个小题。这本书详细论述了戏剧创作和表演艺术,以及妆饰打扮技巧,还包括了园林建筑设计、高雅生活方式的享受以及如何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其前人没有如此全面的著述。
例如,《饮馔部·蔬菜第一》就包含14篇文章,其中对各种蔬菜的选择和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在其中一篇“菜”中,李渔指出了当时制菜法之繁杂,并提出了起根发轫的问题,即卫生问题,这在当时已经引起作者的关注,而今天看来更显得具有先见之明。
此外,《声容部》则深入探讨了肌肤修护眉眼美学以及首饰穿搭等方面,为现代美容打扮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此外,对传统民居建筑也有一定的研究,如房舍布局、高低位置界墙制作至窗栏取景借用等,都有生动详尽的描述。而在《颐养部》,则教导人们如何通过预防和治疗来保持健康,这些知识同样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最后,在《疗病第六》的章节中,作者以自嘲姿态,把药物分为几类,并自称其为“《笠翁本草》”。林语堂先生评价这一章节:“此最后一章,尤富人生智慧。”
总而言之,《闲情偶寄》是一部集丰富生活经验于一体,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日常生活,而且展现了一位古代文人的广泛兴趣和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