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宋朝有趣的历史故事朱元璋身边的幕僚刘伯温竟是他最为讨厌之人

0

众所周知,打天下时的朱元璋,有两大派别,一是李善长领衔的淮西派,二是刘伯温领衔的浙东派。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朱元璋对刘伯温态度先扬后抑,对待他如老师,但建国后却翻脸打压。从士大夫分类来看,刘伯温是一位独行者,他想拥有独立的人格,与想控制一切的暴君相去甚远。

从投奔朱元璋年头来看,刘伯温算是在晚期加入。这是在至正十九年,即公元1359年的秋季,他来到了朱元璋麾下。当时距离朱家一统天下还有不到十年,其军事实力已有些成气候。十一月间,朱军攻占了浙江处州,这也是老家管辖地,被人占了,所以刘伯温和另外三个当地名士——叶琛、宋濂、章溢——被送到南京见了朱元璋。《明史》记载了这四人的与朱见面场景,那场面很是和谐。

在祭祀上,也表现出礼贤下士的一面,对他们毕恭毕敬,不耻下问:“我为天下屈四先生,当今天下纷纷,我何时定乎?”这种态度虽然像“尧舜之君”的老套,但名士们还是被打动了,从此开始了一生新路。在合作过程中,他们之间也发生了一些神秘故事,如“西湖望云”等。但无疑,在政治斗争中,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公元1367年的北伐战役后,由于劝进而登基的事宜,让刘伯温出手帮助敲定日子。他通晓天文,是个著名的学者。他清楚22日南京突然降雪,再过10天恶劣天气也会过去。而到了新年的初四(公元1368年1月23日),果然是一个风和日丽好的好天气,就在这个时候进行登基典礼。此后又修太庙祭祖,上数四辈都给予皇帝称号,再到奉天堂起居室做皇帝。这就是为什么叫做“奉天堂”的原因,因为他的所有事情都是按照命运做的,从此发出的诏令就叫做“奉天堂承运皇帝诏曰”。谁跟他过不去,就是逆着命运走。

由此可见,在统一江山后的处理方式上,有一些保留对外表露出来,而对于内部政策,则更加严苛无情。一方面需要依靠这些功臣才能维持政权稳固;另一方面,又必须不断削弱他们的地位,以防止其成为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便能理解为什么胡惟庸能够乘机攻击 刘伯溫,并且成功地将其置于死地。

最后,在一次病重期间,被赐归乡里的时候,还曾经得到这样一份诏书,对二人君臣一场进行了一次总结,其中竟有责备刘伯溫当年不早早归附的情况,并以此为据表示自己当皇帝后的安排和处置都是符合国家大体法则。但这份诏书对于病重中的 刘氏来说,无疑是一种冷酷无情的手段,使得他感到绝望,最终离开了人世。此种际遇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即使在中国古代,没有哪个人可以真正独立于政治斗争之外生存,只能选择适应或抗拒。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