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功臣遭屠杀唯汤和幸存 (图)

0

朱元璋登基后大肆屠杀功臣,几乎将所有旧日战友斩尽杀绝,只有信国公汤和幸运地逃过一劫,其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尤为恰当。明朝初年,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子孙可能会遭到功臣们的威胁,因此,在即位前就开始清洗旧部,以巩固江山。

汤和之所以能幸存,不仅因为他机警自律,更重要的是他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拥戴之心。他与朱元璋相处时间较长,对他的能力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决定性的时刻,他率先承认了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对朱元璋而言无疑是重大的。

尽管如此,汤和并未因此骄傲自满,而是在被降职封侯之后依然谨慎行事,不曾发牢骚或怨天尤人。反而,他主动向皇上表达诚恳的自我检讨,最终得到了宽恕,并最终进封为信国公。汤和识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此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明史·汤和传》记载:“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这说明了朱元璋对于掌握军权老臣越来越不放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汤和提前解除了军权,并请求归乡安居。这一举措深受朱元璋青睐,让他衣锦还乡,并且以低调生活赢得了皇上的信任。

直至洪武二十八年,即七十岁高龄时才去世,被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是少有的善终者之一。这样的结局让人难以置信,也证明了《明史》中所说的“沉敏多智数”并非夸张,而是一种真正的事实描述。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