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古代,帝皇们为了确保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后世铭记,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宏伟陵墓。秦始皇的大坟、明朝的十三陵以及清朝的陵寝,都承载着死去君主的遗容。而秦始皇之墓,尤其令人叹为观止,其规模庞大,陪葬品丰富,让人难以忘怀。然而,在这众多著名陵寝中,有一个谜团至今未解:元朝历代皇帝究竟安葬于何处?
据《草木子》记载,当元朝皇帝驾崩时,他们采用一种独特而神秘的下葬方式。一块啰木两片凿空成为棺材,将遗体置入其中,并加以髹漆,再用黄金圈定。之后,便掘深沟一道,将棺材埋葬,并用万马蹂躏使之平坦,以千骑守护。在一年后,当地草生长平展无异时,所有痕迹便被销声匿迹。
成吉思汗亦是如此,他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这座墓地上的土被万马踏平,一切痕迹均消失无踪,只留下了母骆驼悲痛流泪的情景来指引祭祀者找到正确地点。
元朝之前,蒙古人实行薄葬简丧习俗,这种生活方式简单而实际,与他们游牧民族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当忽必烈建立元朝并接受汉法影响时,他们开始使用汉式棺木,但仍保持着原有的俭朴风格。
尽管如此,对于元朝历代皇帝陵墓的一般传说和记载充满了缺口和误导,使得人们对于这一历史谜题感到迷惑不解。不知是否正是这些刻意隐瞒和编造,使得许多人相信元朝根本没有存在过皇帝陵墓。但事实上,这些传奇故事可能仅仅是一个巨大的谜团,而不是一个不存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