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古代,帝皇们为了确保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后世铭记,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宏伟陵墓。秦始皇的大坟、明朝的十三陵以及清朝的陵寝,都承载着死去君主的遗容。而秦始皇大坟之所以令人叹为观止,是因为其规模巨大,陪葬品丰富。但与此同时,有一个历史悠久而神秘的朝代,其君主们的陵墓至今仍然未曾被人发现。这就是元朝——一个充满谜团的问题。
《草木子》中的叶子奇记录说,在元朝时期,当一位皇帝去世时,他们会用两片啰木来凿空,形成类似棺材大小的人形空间,将尸体放入其中,并加以装饰,然后再用黄金圈住三次。接着,用万马蹂躏土壤,使其平坦,再以千骑守护。等到第二年草长出,这个地点就被完全隐藏起来,让人们难以发现。
据说成吉思汗也是采用这种方式下葬。在宁夏病逝后,他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被密葬于地表挖深的地窖中,以独木棺埋藏。一旦工作完成,就用万马踏平,然后围起帐篷,让青草生长,与周围环境无异,待到祭祀的时候,再撤走帐篷,从而隐藏了陵墓所在地。
蒙古人的丧葬习俗极具特色,它们是游牧民族,对生活简单实用。即便在战争年代,他们也保持简朴,不进行复杂仪式。当忽必烈建立元朝并开始接受汉法时,他们开始使用棺木,但却不像汉人那样奢侈,而是使用铁条钉合圆木制成。此外,即使是帝王,也只穿寿衣和随身武器作为随葬品,这种俭朴风格一直延续至今。
尽管如此,元朝皇帝死亡后的仪式相对较为简单,没有太多繁复的手续,而且任何关于下葬地点的手记都很少留存下来,因此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元 朝没有真正存在过帝国陵墓。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只是尚未被发掘或寻找到罢了。这一谜团至今仍旧悬而未解,为我们提供了一段神秘且引人入胜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