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1003年-1048年),别名曩霄,小字嵬理,党项族人,是西夏开国皇帝。他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祖上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被赐李姓。李元昊继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他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他修建宫殿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并创造了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他先后派军队占领了瓜州、沙州和肃州三个战略要地。
在他的统治下,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破裂。在随后的三川口、好水川、麟府丰和定川寨等四大战役中,他击败了宋军并奠定了宋、辽、 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然而,在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他为子宁林格所弑,被谥为武烈皇帝。他的庙号景宗。
少年时期的李元昊,对父亲的睦宋政策不满,对外贸易尤其如此。一次父亲遣使臣到宋用马匹换取物品,但得到的东西不合心意,他盛怒之下斩杀使臣。这件事让德明看到了儿子的能力和决断力,因此十分器重。
李元昊英俊潇洒,有着圆圆面孔炯炯目光和鹰勾鼻子。身材中等却显得魁梧雄壮,他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色冠帽身佩弓矢。他对兵书研究有深入,也精通汉藏语言文字,还懂佛学,对治国法律著作有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塑造出一个文韬武略的人物形象。
成长过程中,他逐渐反对父亲向宋称臣的心态。当时边将曹玮驻守陕西沿边,对于少年时代就已经表现出了英才与远见卓识。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没有理解到正确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而他的父亲则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兵一直征战都很疲惫了,我的民族三十年锦衣玉食,这是大宋的恩德,不可以辜负!”
随着时间推移,德明开始准备迁都怀远镇,以避免被攻打,同时也为了巩固国家安全。经过一番准备,最终决定迁都,并命贺承珍负责兴建新都城事宜。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婚姻来巩固与辽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为此请婚于辽兴宗,而结果获得了一位宗室女作为妻子,以及从Song来的封号车服旌旗降至同级以抵消这段姻戚关系。
在父去之后,由于完成了多年的准备工作,所以即便没有亲自登基,就已经为其儿子的未来王位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一种新的文化体系正在形成,它包括文字系统以及许多政治结构上的变化,如改姓立号、新年的制定等,这些都是建立一个独立国家所必需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