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中国历史的沉重遗产明朝殉葬制度之谜

0

在追溯中国历史的沉重遗产时,明朝的殉葬制度无疑是一个令人反思的话题。自汉唐以后,这种惨无人道的人身牺牲已经被废除,但明初却重新启用了这种制度。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其原因的好奇和探讨。

有人认为,明朝恢复人殉制度是受到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人殉传统影响的一部分,也是程朱理学过于强调忠孝节烈所致。理学要求每个人都做圣人,都遵守忠孝节烈的道德规范,而明朝君主们受文官影响深厚,被称为仁孝贤君,他们推行出殉葬恶行。而那些被指责为残暴的皇帝,如朱元璋和成祖,实际上并未实施这种惨酷措施。

然而,从朱元璋制订下的《祖训》以及其一手设计严密制度来看,可以窥见一些端倪。朱元璋极重对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经验教训的总结,以防患于未然。他命儒臣修女诫,强调“治天下者,正家为先”,后妃们只能生儿育女、侍奉皇帝和处理后宫事务,不得参与宫外之事或朝政。此外,他对于后妃的身世、人数、品级等都有系统规定。

太子早逝让朱元璋担心自己的继承问题,因此他周密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其中包括可能涉及到人的殉葬。这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明朝恢复人殉恶制的始作俑者,其后的清规戒律只是沿袭旧制而已。在这场关于生命价值与政治权力之间博弈的大戏中,我们不禁思考:当一个帝国为了维持秩序与稳定而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