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中国现代名人故事大全活着比死更快乐笑对生活比悲伤更幸福

0

我们来探讨历史古籍《晏子春秋》中讲述的一则故事:齐景公在牛山游玩,北望其国城而流泪,感慨道:“若何迅速远去此地而死乎!”艾孔、梁丘据都随之落泪。然而晏子独自笑着旁观,景公擦干眼泪后转向晏子问:“我今日游玩,悲痛,我与孔及据皆跟随我而哭泣,你为何独自笑?”晏子回答说:“如果让贤者常守,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使勇者常守,则庄公、灵公将常守。君主不断更换守卫,从前至今,都有这样的变化,而你却因这些变迁而流泪,这不仁厚的君主啊。不仁厚的君见一面谄媚之臣见二面,此乃臣所以独自窃笑。”

这段对话提醒我们,即便是最高权力者的身影,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而对于生与死,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左传》中也有类似对话,景公询问晏子,如果从古至今没有死亡,那么人们会怎样快乐?晏子答以:“如果从古至今没有死亡,那些欢乐就如同古代人所享受过的那样。那么,现在的人王能得到什么呢?从爽鸠氏居住开始,一直到季萴继承,再到逢伯陵和蒲姑氏,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然后太公继续了他们的事业。如果真的没有死亡,那就是爽鸠氏时期的快乐,并非现在君王所追求。”

作为统治者,大多数人都是贪生怕死,对生活充满渴望,有些甚至通过炼丹采药来延长生命。不过,对于生活困苦的人来说,死亡往往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解脱,就像有些人盼星星等退休,有些人却怕退休改岁数一样。

毕飞宇的小说《青衣》描绘了一位不肯退出舞台的人物——筱燕秋,她因为把持角色A角失去了理智二十年前,将开水洒在师辈演员李雪芬脸上。在二十年后的复出剧目中,她再次霸占舞台,但她已经衣食无忧,却被潜规则送上了门。在小说中的描述里,被称作“中国女性特有的韧性”,她们在努力时洋溢出一种无法回天还挣扎的情怀。她们那种抑制感,那种痛,那种不甘,让人心碎。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一位女士,她成年后未上班,但当领导劝她辞去部门主任职务时,她却说:“我犯了什么错误了?我还能干两年呢!”当然,这样的垂死挣扎,不止限于女性正如鲁迅所言,“可惜有一种人,从幼到壮,又毫不为奇地过去;从壮到老,便有点古怪;从老到死,却更异想天开,要占尽少年的道路,吸尽少年的空气……”

李国文耄耋之年曾发表这样的愤慨,“老,就得承认老,就得服老……尊敬你的好脾气、好性格、好人缘、好风度,不等于尊敬你现在文学状态……明日黄花的东西属于历史,不再属于今天,就没有必要既折磨自己,更折磨别人了。” “这世界上最难看的是那些老先生见到女士时的一对七八十岁眼睛,在木然中迸出的邪光。”

因此,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个人命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与死,以及我们的存在意义,这是一个永恒且深刻的问题。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