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九江被称为江东,这个名称指代的是长江以东的广阔地区。古人习惯将东西方向分为左右,所以又被称作江左。长江自金陵(今南京)以上至九江一段,其走向呈现南北延伸,这里曾是中原进入吴国的主要通道,因此成为重要的渡口区域。由于其位于长江之东,地区便得名“江东”。历史上,江东因文化繁荣、经济发达而闻名遐迩。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政治中心的转移,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一地域命名的一系列变化。古人视中原为中心,而长江以南则被视作边缘地带,因而将这片土地称为“外”或“表”,故此处又有了“ 江南”的称谓。此外,由于位置位于长江之东,它也常被称作“ Jiang Dong” 或者 “Jiang Nan”。在晋朝及后来的南朝时期,该地区更正式地被定位为“ Jiang Zuo”。
唐朝开元年间,在这个区域设立了一个行政单位—— “Jiang Nan Dong Dao”,并且到了唐朝晚期,对这一区域更加专门化地使用了名字—— “Jiang Nan”。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国时期,尤其是在孙吴政权统治下,这片领土就像是一个完整的小世界,被人们笼统地叫做“ Jiang Dong”。这样的用法不仅限于孙吴政权所控制的范围,还包括了整个太湖流域以及沿海地区。这一切都反映出当时对这一地域命名方式多样性的态度,以及它在当时的地理战略和政治意义。
综上所述,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片土地,不同时代的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名字,但无论如何,“ Jiang Dong”始终代表了一片富饶美丽的地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发生的事情,无疑是深刻影响着整个国家乃至世界发展史的一个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