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朱允炆伐燕檄文中的戚家军与奖金联袂出击的战略合作图解其背后的策略之深远

0

在那个工资微薄的时代,为了激励那些承担高风险工作的人们拼尽全力,戚继光实施了一个创新的奖金计划。明朝时期的戚家军就是这个策略成功运用的典范。戚继光规定给士兵的基本工资极其低廉,一年仅有10两银子,这个数额甚至比农民打短工所得还要少。这是因为当时明朝实行的是一套严格的低工资制度,即便是国家高级官员也只能领取约等于1000两银子的年薪,而在那个文人优先、轻视武力的社会背景下,更难以获得较高的军费支持。

然而,为了应对现实和满足士兵的心理需求,戚继光采取了一种出奇的手段——提高奖金。在这种情况下,每小队杀死一个倭寇就能获得30两银子的赏金,而杀死10个倭寇可得300两,再杀100个则有3000两。这不仅吸引了士兵,而且使他们乐于冒险,因为即使是在最艰苦的情况下,他们也有机会从战场上积累财富。

值得注意的是,戚家的奖金发放方式与现代管理理论相呼应,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根据每位士兵岗位来定。在战斗中,大多数收入来自前线作战人员,因此这部分人的份额最大。而后方支援人员虽然参与战斗,但其贡献较小,所以得到的报酬自然也会少一些。但即便如此,对于那些在关键时刻表现突出的士兵来说,只要他们能够击败敌人,就能获得丰厚的报酬。

这样的奖金制度让整个团队如果一年内共计击败60名倭寇,便可以实现财务独立。对于前线作战中的8名主要成员来说,如果一年内打掉60名敌人,每个人都能拿到150两左右,这几乎相当于当时国防部长的一年的收入。此外,还有一些未确定金额但可能丰厚的小额收入,比如战场上的“抢来的”物品,这些都是平分或按比例分配(队长享受双倍待遇)。这些软性收入增加了士兵们生活质量,并且随着倭寇抢劫能力而变化,有时候分到的甚至是一些珍贵物品,如铜壶铁锅或红木床垫。

通过这样一种既符合现实又充满激励性的办法,戚继光成功地改变了人们对战争工作态度,使原本看似艰苦卓绝的事业变成了通往财富之路的一个途径。

标签: 商朝皇帝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