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高拱简介明朝中期内阁首辅与朱祁镇杀张太后的背景

0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是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期的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出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

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主持朝政,以主幼的名义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划。但是,由于张居正与冯保交好,而冯保向太后进谗言,说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

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家中,次年的赠复原官。他著有《高文襄公集》。

人物生平

高拱祖籍在新郑,他的家族避免元末乱世而迁徙至今所在地。他出身官宦世家,其父亲高尚贤曾经在正德十二年的科举考试中取得进士资格,并担任过山东按察司提学佥事、陕西按察司佥事等职务,最终升到了光禄寺少卿的位置。

他本人生于正德七年的十二月十三日,从小接受严格的家教,“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稍长之后,他开始攻读经义,对学问有着极大的投入和热情。在十七岁那一年,他以“礼经”魁冠乡间,这一成就让他在科举道路上先声夺人,但接下来却在这条路上蹉跎了十三个春秋才最终考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他授翰林编修并考满九周年后,又升为翰林侍读。此时皇太子朱载壡已去世两三年,但新的储君还未确定,而裕王朱载垕和景王朱载圳都住在京城里,他们的地位顺序已经成为一个争议的话题。裕王前途未卜,在朝廷内部出现了各种猜测和议论。而当时的严嵩、徐阶之间互相倾轧不休,也影响了朝政秩序。

此际,一直保持客观态度的人物——高拱,不但不参与他们的矛盾斗争,更是泰然自若地往返于二人之间,没有表现出任何偏袒或厚薄。这也导致两人对于他的评价变得较为尊重,有时候甚至会避让几分。当时严嵩权势熏灼,无人敢轻易得罪,而高拱似乎并不那么顾忌自己的地位。一次,他用韩愈的一句诗调侃严嵩傲慢的情形:“大鸡昂然来,小鸡悚而待”,这件事并没有使得严嵩感到不快反而破颜笑了一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推荐人的关系,他被提升到翰林侍讲学士这一职务上台台步履维艰地走上了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之一。

重返首辅

随着时间推移,在隆庆二年的七月份,因为胡应嘉、欧阳一敬等人的逼迫退休,再加上张居正策略性的支持、高达门生的口头禅以及自己深厚的人脉网络,以及能够说服大家共同治理国家的心态,使得人们逐渐安心下来,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看到一种希望,比如说对于那些反对者来说,他们最担心的是将来的局面可能会更糟糕,但是由于这些努力还是成功引导出了一个新的时代,这种转变完全归功于他的智慧及坚定的决心,因此人们开始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类力量的一个象征性存在,那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看法,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原本敌视他的知识分子们开始认识到他们过去错误判断了这个人的真正价值和意图。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