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峨简介—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女诗人、杨慎夫人
黄峨(1498-1569),明代蜀中才女、文学家,字秀眉,四川遂宁人。她的父亲黄珂,是明朝工部尚书,她的母亲聂氏,是一位知书识礼的女性。黄峨自幼聪明伶俐,在母亲的教导下,谨守闺训,好学上进,她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对于做诗文、填词曲更有着高深的造诣。
正德六年(1511),黄珂带兵击溃鞑靼入侵者后,派人回京报捷。这时恰逢当朝首辅杨廷和的大公子杨升庵考中状元,被钦赐朝服冠带,以翰林院修撰之职授予他。黄珂与杨廷和在朝共事多年,有着深厚的情谊,因此两家关系甚为密切。当时十二岁的黄峨听说杨升庵登科而心倾慕,从此更加勤奋地读书。
正德九年(1514),南京右都御史兼工部尚书黃珂因病辞官归乡,并将女儿婚事托付给了身边的人。但是黃珂对 黄峨未婚的情况感到忧虑,因为她希望能找到一个学问渊博志趣相投的丈夫。在这期间,一位名叫杨升庵的人考取状元,他在京城内外享誉满堂,因他的才华和品行受到许多人的敬仰。经过几番媒妁交涉,最终决定让他们结为夫妇。
嫁给了他之后,他们一起居住在新都桂湖之滨的一个别墅里,这里环境清幽,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学习和创作。在这里,他们经常吟诗作画,也经常讨论政治问题和社会改革。此时的黃嵗已经成为了一位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丰富生活经验、高超文化素养的一代女性。她关心国事民生,对丈夫施以影响力,使他更加积极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
然而,当他們回到遷陵後,不久就發生了“議大禮”的事件,這個事件導致了內閣首輔楊廷和被迫辭職,而當時為皇帝朱厚燮所尊稱為“皇考”的其父興獻王卻遭到了反對勢力的強烈抵制,並且隨後於嘉靖三年被罷黜並逝世,這個事件對兩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這場風波過後,由於丈夫遭受不幸,被貶謫至雲南省永昌衛,其間與妻子分離,但由於黃嵗堅持要陪伴著丈夫,所以終究是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走上了旅途。他們從江陵出發,一路向南經過長江三角洲,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一段艱辛歲月直至終點到達永昌。
尽管历经风霜,但黃嵗依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心态,用她的智慧与勇气支持她的丈夫,即使面对离别与困难,也从未放弃过爱情与信念。她們最後共同度过了一生的日子,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雪交加,都有著彼此相互扶持、彼此照顾的一份真挚感情。而她留下的作品,如《闺中即事》、《庭榴》等,不仅展现出了她卓越的人格魅力,更是记录下了那段历史上的风云变幻,以及她个人的感悟与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