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回想起宋朝和明朝的辉煌时光,我不禁感慨万分。从版图面积来看,明朝在永乐时期的国土面积达到了997万平方公里,而北宋时期仅有280万平方公里。这意味着明朝在军事实力上显然占据了优势。但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尽管明朝的人口规模也非常庞大,但整体来说,其经济水平低于宋朝。
宋朝的人口已经达到1亿多人,知名历史学家漆侠等认为,在两宋统治时期,当时的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空前,与欧洲相比也是当时国际上的强者。根据麦迪森的研究,如果用1990年的美元购买力换算成宋朝的人均GDP,那么赵匡胤时代人均GDP为450美元,而到宋末则高达600美元。
商业在宋代发达得多,因为赵匡胤对地主兼并政策执行宽松,所以农业发展水平低于明代。而地主兼并严重导致许多人转而从事手工业,这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正是因为如此,传统金属货币供不应求,使得纸币出现,并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另外,由于宵禁政策全面取消,夜市在宋代极为繁荣,而且全国商业城镇数量远超唐代,即使唐代版图更广,但由于宵禁,对商业重视不足,因此城镇数量远不及宋代。此外,虽然唐代主要向周边国家收取保护费,不愁吃穿,但不得不依靠开发经济获取财富。而且由于要向周边交保护费,只能大力发展以搜刮财富。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明朝的情况。首先,大部分学者认为人口数量未能超过宋 朝,再加上幅员辽阔,因而人口密度较低,这样就自然导致商业城镇数量较少。不过,也有一些个别繁华富裕的城市集中在江南。此外,对于商业缺乏重视,同时对于匠人的地位也不够尊重,他们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明初实施了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延续和发扬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形,而是在晚 明期间,由于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手工业技术进步,又开始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总体水平仍然无法与盛世之下的东京相比。而且,还施行海禁和宵禁制度,将原有的夜市缩减至一年仅几百天,每年开启夜市日数显著减少。此外,由于海禁,对海外贸易影响重大,使得其海外贸易水平亦难以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