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0年,一个由葡萄牙人组成的冒险船队,从马六甲出发,踏上了远赴东方的旅程。他们穿越了马来亚半岛、泰国南部和柬埔寨,最终来到了一片相对未知的海南岛。
在那时期,海南被视为中原王朝传统的边疆地带,其历史并不引起史官太多关注。这反映出中央对这些边区开发和控制力度较小,同时也为非法活动创造了空间。来自广东和福建沿海的一些穆斯林后裔,他们为了逃避海禁政策而隐匿于海外,不仅在南洋地区活跃,也经常利用海南作为中转站。
明朝时期,海南是走私贸易商向东南亚探索的一个重要起点。这里不仅是财务转运和战利品销售的地方,而且许多船主靠此致富,并拥有袭击西方商船的武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葡萄牙冒险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决定追击那些帮助同伴寻仇的人。
1555年6月,法利亚率领55名士兵及1艘中国式帆船,在湄公河口与一艘配备有多门西式火炮的大型中国帆船交战。在肉搏战中,葡萄牙人取得了胜利并俘获对方船只。此后,他们继续航行,在7月抵达了位于昌化城附近的昌化江,这条河流是第二大河流之一,也是该岛上最古老航线之一。
当夜幕降临时,一艘体型庞大的潜伏在入海口的大型盗贼帆船被发现。这次法利亚决定使用数量优势进行夹攻,当夜色掩护下,他们悄然从两侧攻击,对手毫无防备,最终获得胜利,但首领奎艾及其随员成功躲藏并完成最后一击。
失去火力的优势后,近身肉搏成为葡萄牙人的最大依靠。一周之后,他们返回宁远河,与2艘装备西方武器的中国帆船再次交锋,但结果仍旧是不平等的地位导致失败。在一次跳帮行动中遭受密集齐射,大部分成员阵亡,只剩余14名士兵幸存,他们不得不放弃作战,并且跳水逃生至岸边。
随着火器技术向东传播,而葡萄牙商船中的火力通常弱于对手,因此这场战斗成了他们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法利亚烧毁其中一艘新得来的舟艇,将另一艘纳入己用,并继续北进至广东地区。而留下的记载虽然平静,却透露出了许多隐藏信息,让人们感受到了这座岛屿原始丰饶,以及它在漫长历史上的默默无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