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之后,明朝的官员们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否要与皇帝一起殉国,还是要投靠新兴的李自成政权。实际上,只有二十八名官员最终选择了殉国,其中包括文臣二十一人和勋戚七人。
范景文是这批文臣中地位最高的大臣,他曾经历了多次仕途起伏,最终在1643年被任命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在农民军攻入北京城时,范景文拒绝了侍从的劝说,不愿意改变身份潜回府中,而是在破庙中写下遗书,最终死去。
除了范景文外,还有其他几位大臣也选择了殉国,他们分别是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等人。而勋戚中的刘文炳则以其忠诚和勇气闻名,他不仅自己跳井而死,还带领家丁进行最后的抵抗。
这些官员们留下的记忆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国家忠诚和荣誉的追求。清朝官方编修《明史》对他们所作出的评价表明,即使是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人的行为依然值得尊敬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