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之后,明朝的官员面临着选择:是投靠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是与皇帝一起殉国?然而,大多数官员选择了前者,只有二十八人选择了后者。这些忠于明朝至死的人中,有文臣二十一人、勋戚七人。
其中,最著名的是范景文,他曾经担任工部尚书和东阁大学士,但在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他拒绝了侍从的劝说,决定同样殉国。他写下遗书,并在破庙中寻找古井而死。
除了范景文,还有其他几十位官员也选择了同样的道路,他们包括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等。这些人中的许多都曾经对崇祯帝表示过忠诚,但最终他们无法阻止明朝的灭亡。
此外,还有一些勋戚也跟随着皇帝殉葬,他们包括襄城伯李国桢、新乐侯刘文炳等。这其中,新乐侯刘文炳尤为可贵,因为他是崇祯帝表兄弟,在危急之际,他没有逃跑,而是与家人一同投井而死,这种忠诚令人敬佩。
《明史》对这些人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将他们视为“树义烈于千秋”的英雄。尽管大多数历史爱好者不喜欢《明史》,但这本书对于这些忠臣义士的记载却让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所承受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命运的一种坚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