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袁化中简介初一背诵的朝代歌中的明朝东林六君子之一

0

袁化中(?~1625.9.20),字民谐,号熙宇,山东济南府武定州(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历任内黄、泾阳知县,有善政。泰昌元年提升为御史。他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

他上书论述时政八事:宫禁渐弛、言路渐轻、法纪渐替、贿赂渐章、边疆渐坏、职掌渐失、宦官渐盛、人心渐离,都切中利弊要害;又与杨涟等上书魏忠贤,揭发崔呈秀贪污行径。魏党大恨,将其受熊廷弼贿万金下狱抄家,他冤死狱中,与同遭冤杀的杨涟、三道尽魂、中顺子、大悲宗并称为“东林六君子”。崇祯初,他才得平反,赠官太仆卿。在安宗时,被追谥“忠愍”。

在他的生平里,他早年经历了进士及第,并有着不错的治理能力。在他赤心为国的时候,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朝中的问题,上疏陈述事件令人担忧的八件事,其中包括宫禁的放宽和宦官权力的扩张等问题。他还曾因丁忧回家,但服丧期满后又被起用。

然而,在阉贼们如魏忠贤这样的势力面前,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当时杨涟也率领同僚上疏说:“魏忠贤障日蔽月,将大臣当作奴隶。”但最终还是因为他的坚持和正义而遭到迫害,最终壮烈遇害。

在身后的赠恤方面,当崇祯初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他才得到了平反,并被追赠太仆卿,使他的一个儿子能够任官。而在安宗时,又被追谥号“忠愍”。

至于后世纪念的话,《明史》评价他是“国之将亡也”,同时还有清初的人修建了双忠祠来纪念他和李浚。这一切都说明了袁化中作为一名政治人物,其主张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所坚持的是一种对于正义的执着信念,是一种对国家未来命运负责的心态。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