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之后,明朝的官员面临着选择:是投靠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是与皇帝一起殉国?然而,大多数官员选择了前者,只有二十八人选择了后者。这些殉国的官员中,有文臣二十一人和勋戚七人。
其中最著名的是范景文,他曾任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是河北吴桥人。他虽然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清廉刚直,最终在破庙中写下遗书,并自尽而死。
除了范景文,还有其他几位高级官员也选择了殉国,其中包括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等人。李邦华曾劝说崇祯帝南迁,但遭到了反对,在城陷后,他则走进文天祥的祠庙,从容自缢而死。
勋戚们也是明朝开国功臣和皇室成员,他们与明朝休戚为命。但是在大难来临之际,大多数勋戚并未出力相助,只有七位勋戚陪葬了崇祯帝。值得一提的是新乐侯刘文炳,他是崇祯帝表兄弟,在城陷前夕被召见,却没有成功突围,最终家中老幼十六口全部投井而死,自己也点燃宅邸投火焰中去世。
《明史》对这些人的行为给予高度评价:“树义烈于千秋,荷褒扬于兴代,名与日月争光。”他们留下的不仅是历史上的壮举,也激励着后人的追求忠诚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