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后期,他展现了宽容仁慈的一面。大明孝慈高皇后马氏,生于1332年至1382年之间,她是朱元璋结发之妻。历史上的某些野史和地方戏曲中,将她称为马秀英,但《明史》并未记载此名。民间则尊称她为大脚板底皇后或马大脚板底。
据传,马皇后的出身原本是宿州人,但父母的名字已经无法追溯,只能在史书上找到“马公”和“郑媪”的简短记录。她的父亲早逝,由于他与郭子兴有深厚的交情,所以她自幼便被养育在郭子兴府内,被认作义父。当时朱元璋因贫穷流离失所,最终投靠郭子兴麾下,并立下战功,正是这个时候,郭子兴将自己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作为他的妻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妇俩共同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的情感日益加深。在洪武元年,即1368年,当朱元璋即位为帝时,他册封这位忠贞配偶为皇后,同时也确立了他们生的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
洪武二年之后,为了纪念岳父而追封其父亲——马公——为徐王,而岳母郑氏则被封为徐王夫人,在家中设立了一座祠堂,以向他们表示敬意。当时还有一段关于两人贫困时期的小插曲:当朱元璋还是郭子的部下的时候,因为粮食短缺,他不得不偷窃炊饼以供自己食用,而这份炖饼竟然烫伤了他的胸口,这样的牺牲让他得以温暖一餐,而马氏却因为没有分到食物而饿肚皮。但即使到了两人权势显赫之时,他们依旧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如同芜蒌豆粥和滹沱麦饭一样珍贵。
每当谈及这些往事的时候,无论是在宫廷还是朝堂之上,无不赞颂她的贤惠,就如同唐代长孙皇后的那样。而且,她始终保持着节俭严谨的品质,不允许任何外戚干预政治,也限制了外戚们过度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她对丈夫所作出的建议总是充满智慧,从而挽救许多臣子的性命。
然而,当洪武十五年的八月份,大脚板底皇后病倒,这一次她的健康状况引起了众多官员们极大的担忧。尽管如此,她坚定地认为死亡乃命运安排的事物,对于求医问药都持怀疑态度,并请求丈夫不要因此怪罪医者。而就在这一天,她向丈夫表达出了最后的心愿,那就是希望他能够选择贤良的人辅佐自己,同时听取臣下的意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让孩子们都能成为君子的样子,让百姓得到幸福生活。这之后不久,大脚板底皇后便去世了,享年五十一岁。虽然悲痛万分,但是死者留给我们的不是遗憾,是一种超脱与宁静。在九月份,大脚板底皇后的灵柩安葬于孝陵,并被尊谥号孝慈高皇后。大脚盘底死去以后,有宫人们常常唱歌来怀念她:“我辈圣德淑慎、化行家邦抚育我等、怀德难忘,在千秋万斯春秋;毖彼地下泉水悠悠苍天。”
这样的故事流传开来,使得人们更加敬仰这位伟大的女性,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她的形象中汲取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