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字通古,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他在郡中担任小吏期间,被荀子所赏识,随其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他进入秦国,被吕不韦收为郎。李斯深知秦王政的野心,便极力劝说他灭六国统一天下,并成功被任命为长史。在秦王政十年,他写下了著名的《谏逐客书》,阻止了驱逐外交官员的命令。这份计谋让他得以晋升至廷尉一职,在秦朝建立初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秦朝统一六国,李斯与其他重臣共同制定了尊皇帝、礼仪制度等政策,并被封为丞相。他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如拆除城墙销毁民间兵器,以及焚烧私藏百家语书籍,以此加强皇权。此外,他还参与制定法律和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制度。
然而,在秦始皇去世后,由于与赵高的矛盾激化,最终在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被迫害致死,其三族也遭到了夷灭。在历史长河中,李斯留下的印记是复杂而又多面向的一片,这位曾经辅佐君主实现大业的人物,也因自己的野心和政治手段最终走向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