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首都儿科研究所胡伟武做产品如养孩子

0

2002年春节,胡伟武没有放假,而是带着成立不到一年的龙芯课题组泡在实验室做中央处理器(CPU)的物理设计。整个课题组之所以这么拼命,是铆着劲儿要“做出中国第一台不依赖进口CPU的计算机”。这年是农历马年。他们在宿舍门口贴了一副春联:“辞旧岁狗剩横空出世,迎新春龙芯马到成功。” “狗剩”是龙芯1号早期的名字Godson的中文名。谈及“狗剩”这个名字,胡伟武在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解释道,取个“贱名”好养活。

2002年8月10日的清晨,在一片欢呼声中,中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龙芯1号,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北楼105房间诞生了。

三轮“试错”和迭代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芯中科)孵化自计算所龙芯课题组。2010年,历经10年核心技术积累,为将龙芯处理器的研发成果产业化,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成立了龍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胡伟武现任計算所研究员、龍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长。

用胡伟武的话来说,从2010年4月成立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把計算所的科研成果转化出来,把实验室样品做成产品;第二件是把做出来的产品拿到市场上试试看,与市场形成一个闭环。”

回顾“第二件事”,胡伟武告诉《中國科技報》,龍心產品已经在市場上進行了三輪「試錯」和迭代。一開始是在「十二五」期間。在這個階段內,由於龍心中科面向的是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小型应用,这意味着初步完成了与市场结合。在这一阶段,他们主要面向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单一应用及基于Linux通用操作系统简单应用。

到了「十三五」期间,他們從小型應用擴展至大型應用,并與国产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厂商紧密配合解决用户试点过程中的问题。他們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环,即通过「应用試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完善平台—在試點中檢驗」的方式來提升產品質量。在此過程中,不僅提高了產品性能,还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得使用者對自主基础软硬件产生正面的态度轉變。

進入2020年代後,他們繼續深耕細作,以達到的水平為基礎,不斷追求更高效能、高稳定性的产品。他們相信通過加大投入和改進體制機制可以加速這個過程,但也認為不能取代「試錯」的必要性,只有堅持自力更生,我國核心技術產業才能真正脫困,一往無前地推動自己的發展壯大。

經過三輪「試錯」和迭代后,对于是否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表示乐观。他说:“经过这3年时间,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将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将性能与国际主流相比,也不会相差太多。”

他还指出,用戶反饋也是他們重要考量之一。“我們會根據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地方文化特點進行調整,使得我們的人工智能系統更加貼近民眾需求。” 胡偉武說,這樣才能讓人工智能更加平滑地融入生活,並且受民眾歡迎。

總結而言,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建立起属于自己信息技术体系,让这种体系成为IT产业体系中的第三极。这对于国家乃至世界都是巨大的挑战,但对于那些追求创新、勇于探索的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大机会。而Hu Wei Wu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对Dragon Chip抱有无限热情,更愿意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去实现这一目标。(赵广立)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