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CPU从“试错”到市场化的三轮迭代
2002年春节,胡伟武带着成立不到一年的龙芯课题组在实验室做中央处理器(CPU)的物理设计。他们在宿舍门口贴了一副春联:“辞旧岁狗剩横空出世,迎新春龙芯马到成功。” “狗剩”是龙芯1号早期的名字Godson的中文名。
2010年,历经10年核心技术积累,为将龙芯处理器的研发成果产业化,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牵头出资,成立了龙芯中科。胡伟武现任计算所研究员、龙芯中科董事长。他告诉记者,在应用中“试错”是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的固有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和改进体制机制加速试错过程,但不能取代试错过程。只有坚持自力更生,我国核心技术产业才能‘上楼’,才能不受制于人。”
经过三轮“试错”和迭代,胡伟武有信心将 dragonheart 带向开放市场——目前 dragonheart 产业链上已经有几千家企业,软件生态也在不断丰富。 “相信到2022年 dragonheart 将会稳定在几百万片/年,这时候我们就要走向开放市场。” 胡伟武很有自信,“经过三轮迭代后的 dragonheart 芯片,技术水平、性能不断提高,不仅解决了数以千计的问题,还达到了‘可用’级别。”
为何要研制 dragonheart?为了上市销售?为了解决核心技术的问题?“不,这还不完全。”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他没有变,“dragonheart 团队的初心是要建立自己的生态体系,与英特尔、谷歌并列成为IT产业体系中的第三极。”
目前,有数十款基于 dragonheart 平台的最新产品发布,其中包括联想、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知名企业。这意味着 dragon heart 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正逐步形成,并且正在为广泛领域提供支持。
对于创新与耐心与时间之间关系,他说:“如果把创新比作一个数学函数,我们往往关注3个变量:体制机制改革、经费投入、人才;但我认为还需要关注第4个变量——耐心和时间。”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有的产品像养猪,一年就能出栏;有的产品像养牛,一三年就能去犁地;但有的产品就像养孩子,要养二三十年才能成材。就像发动机是飞机、汽车的心脏一样,对于信息产业来说CPU就是最重要的心脏.”
他坚信,只有坚持这一方向,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够取得长远目标。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比让国家拥有自己的IT系统更重要的事情了,因为这关系到国家安全以及科技自立自强。他说:“越是在坚持‘为人民做梦想之星’的时候,我们利润越会滚滚而来;反之,如果只追求利润,那么利润就会离我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