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官职包括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在晚年,其家境中落。他的一生多感伤情调的词作,有《小山词》。
晏几道自幼聪明好学,尤喜乐府文创作,他的才华深得父母及同僚赞赏。然而,他不受世俗约束,性格高傲,不追求权势和金钱,从不利用家族背景或朋友关系来谋取功名,因此仕途并不顺利。他一生只担任了几个小吏职位。
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对他进行了评价:“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这四个“痴”描述了他的孤芳自洁和忠诚纯真的个性。
他还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对一般俗人的生活毫无兴趣,即使是苏轼这样的知名人物也不在他的关注范围内。当时有人想与他见面,但他却以政务繁忙为由推托。这份高傲甚至到了极点!除了诗歌外,他还喜欢收藏书籍,有诗能写,也擅长词曲创作。
据说晏几道收集的书籍非常丰富,每当迁徙时,其妻都感到厌烦,就像乞丐搬运杂物一样。但晏几道却戏谑地写了一首诗:“生计惟兹惋,搬擎岂惮劳。造虽从假合,成不自埏陶。”这虽然是一种戏言,但反映出他的独立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尽管如此,他存留下来的作品并不多,只有一些抒情佳句,如“春风自是人间客”,“穷通不属儿曹意”。这些作品都含蓄且深刻,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晏几道最著名的是《小山词》,收录于《全宋词》中的260首,其中3首为长调,小令则占据大部分。这类似柳永流行派的小令,以清新的旋律和淳朴的情感深入民心,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并取得了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作用。他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悲欢离合的感慨,这些情景交织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让人们回味无穷。在艺术技巧上,他继承并发展了父亲晏殊所开创的心灵语言,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精致细腻,同时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情感真挚与深度,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称赞他的文学成就至今仍被人们所敬仰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鹧鸪天》、《阮郎归》等篇章更是让后世读者难忘,它们通过生动的情景描绘,将离别之愁、相思之苦以及重逢时刻的喜悦融入到简洁而优美的声音中,让听者仿佛置身其中,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评论家认为他的工作具有不可复制性的原因之一——它既具备古典韵味,又充满现代情感色彩,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段宝贵的人文历史财富。而这些经典篇章,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星辰之一,让我们继续去探索它们背后的故事与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