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宋朝刘娥的英明统治下皇帝被世人尊称为官家这个美誉如何在民间流传开来

0

在宋朝,皇帝被称为“官家”,这种世俗称谓的流行,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习惯的呢?据说,这种称呼源自《晋书·石季龙载纪》中的一句话:“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这表明了皇帝并非所有权威者的代名词,而是特指天子的尊号。

宋初皇权下降,文臣和庶民的地位提高,使得皇帝不得不与百官共同治理天下。为了表示这一意愿,他们继续使用“官家”这一称谓。这时期科举制度的普及,也使得庶民阶层有更多机会向上流动,“官家”这个世俗称谓逐渐流行开来。

唐末藩镇割据之乱让人对于“君权神授”的观念产生了怀疑。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展现出宽仁大度,让手下的兄弟们信服。而且,从前面的兄弟们转而成为臣子,可以看出的是,一些行为似乎有些轻巧,但又无可奈何。

在宋朝,《野客丛书》中记载了一件媳妇叫翁姑为“官家的”故事。在古代,“官家”的本义可以代指三大类人:一是皇帝,二是当官的人,三是公婆。当用来指代皇帝时,“官方”和“皇上”的区别在于前者用于普通场合后者用于正式场合。

两宋时期,以科举取士选拔人才十余万人的规模远超过汉朝和唐朝。文臣地位较高、得到尊重,所以自然而然地将皇帝叫做“官方”。李仲容曾对真宗说:“请‘官方’把大号酒器撤走。”真宗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道:“《万机论》有言:‘三皇宰天下五帝养天下。兼具三皇五帝之德故曰官方’”。

不过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习惯于这样称呼他们。此外,还有一点是不甘心,但只能顺应着这样的命运发展下去。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