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见佛像不拜与赵匡胤有何关联?》
在宋朝,经济的繁荣和稳定给了百姓希望,而这一切或许是因为历代宋朝皇帝都不是好战之人。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武将出生,常常御驾亲征,但他却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避免了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为后来的安稳做出了准备。
当时,有一位僧官拍马屁,将赵匡胤送上了香炉前,不拜佛,这让百姓感到惊讶,他们告官求正义。赵匡胤处理此事,与其为官员解危机一样谨慎。
齐州大概就是现在济南市一带,在北宋初年距离宋辽边境并不远,与京东东路治所青州相邻,是一个赋税相对较多的地区。当时,一位名叫李汉超的人因过度征税而遭到百姓愤怒,他被迫向赵匡胤求助。结果,赵匡胤转身马上让人去齐州告诉李汉超:“汝须钱何不告我? 而取于民乎?”同时赐给他几百两白银,要求他还给那些受损害的百姓。李汉超被感动得不行,“汉超感泣,誓以死报”。
在接管后周天下之后,不断地南征北战,其中有一将领叫作郭进,被他任命为洺州防御使、西山巡检。这人是五代末年非常有名的将领,赵匡胤也很信任他,但是偏偏有人挑拨离间,将郭进与北汉英武帝刘继元有来往告状给了赵匡胤。然而,这个指控并没有打动赵 匡 胜的心,因为这背叛行为违背了他的信仰。
最终,那个诬陷郭进的人被带到了郭进面前,并且命令他自己处置这个人的命运。但是,由于害怕如果杀掉这个人会被认为心虚或者为了掩盖罪行而杀之,所以决定让那个诬陷者带着书信去请求皇帝讨回公道。这个人乔装打扮,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一位守城将领投降,并因此获得了承诺中的奖励——免除死刑并能从皇帝那讨到官职。而当那个诬陷者再次呈递书信给皇帝时,被 赵 匡 胜赏识,并授予了一份官职作为对其忠诚的一种认可。
尽管如此,当历史评价这段时期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在修撰《宋史》的过程中,即便是在元脱脱之后,也充满赞誉地描述了这段历史:“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馀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