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李元昊皇帝简介
宋朝的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李元昊,他在历史上被评为西夏开国皇帝。中文名是李元昊,别名曩霄、赵元昊,国籍是西夏,民族是党项族。
1003年5月26日,李元昊出生在灵州(今宁夏灵武),一个党项贵族之家。他的祖父李继迁和父亲德明都是反抗宋朝对定难军割据政权统一的英雄。他在父祖的事业基础上完成了党项国家的创建。
少年时期的李元昊长了一副圆圆的面孔,炯炯的目光下,有鹰勾鼻子耸起,看似刚毅中带着几分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他身材中等,却显得魁梧雄壮,英气逼人。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色冠帽身佩弓矢。他颇具文才精通汉藏语言文字,又懂佛学,对治国安邦法律著作有独到的见解。
随着年龄增长,他对父亲睦宋政策不满,一直规劝父亲不再臣服宋朝。在一次与使臣交换物品时,因为得到的事情不合心意,他盛怒之下斩首,这件事让他对同样的情况更加愤怒,并开始思考独立自主的问题。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九月,德明被辽封为夏国王后,即动用数万民夫修建宫室,在延州西北敖子山上修建了豪华壮丽的大行宫。这标志着他对于建立自己的政权有了更大的野心和准备。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德明“僭帝制”,追谥其父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孝至道广德光孝皇帝”,“庙号武宗”。第二年夏天,有人报告说在怀远镇北温泉山上看见龙,被认为祥瑞之兆,他派官员去祭祀,并计划迁都怀远。因为地势利便且有天命所归,没有人敢反对,因此他正式定都于怀远镇改称兴州。
1028年的太子册立仪式之后,他又向辽请婚获得了兴平公主,以此来抵销辽与他的姻戚关系。此外,与宋也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外交关系以抵消辽与他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维持边境稳定。
1032年的明道二年十月,当51岁的德明去世后,由于没有登基称帝,只能留给儿子的遗憾,但他已经奠定了称帝建国后的坚实基础。在这之前,他推行秃发令,让全境人民三日内必须秃发,不遵从者杀头;废除唐和宋赐姓,将家族改姓嵬名氏;并废去西平王封号,用本族语称“吾祖”。
1033年的开运四年里,将兴州升格为兴庆府扩建宫城殿宇,为立国做好准备工作。在这个期间,也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共五千余字,其结构仿汉字又有特点,是一种方整繁冗书写方式,被称作蕃书或蕃文。此外,还曾使用过多个不同的年号,如显道、广运、大庆等,以避讳和纪念重要事件。
然而,最终在1048年的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周年,由于儿子宁林格所弑而死,被谥号武烈皇帝,并庙号景宗葬于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