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昭王十七年、魏昭王六年(前290年),韩国的成阳君主张与魏国屈服于秦,遭到魏昭王拒绝。后来,成阳君仍然不顾危险,与东周列国之主一起前往秦国朝见秦昭王。在这次朝见中,成阳君表示韩国愿意向秦屈服求和,并提出献上武遂二百里土地作为条件。最终,韩珉代表韩国向秦求和,并割让了武遂二百里地给秦,这使得秦昭王同意不再攻打韩。
此举显示了韩国在当时国际形势下采取的投降政策,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公仲侈作为韩相,为确保国家安全,他派遣使者去游说 Qin 国,不要再攻打 韩,而是集中兵力对抗魏。这一策略最终奏效,使得 Qin 国转而攻击并大幅削弱了邻近的魏國,从而为其他诸侯国家树立了一面“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