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清科研究中心青蒿素传奇续写愿景

0

"我最渴望的梦想是将古老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人类健康的力量,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带来的福祉。我的一生致力于严谨地进行科研工作,希望能够更深入地探索青蒿素,开发更多药物,以此回馈社会,这也是我个人的热情所在。”自从获得“共和国勋章”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如此表达她的愿景。

2015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随后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尽管屠呦呦对这些荣誉持谨慎态度,她始终心系青蒿素。

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她认为,青蒿素是一份来自传统中医药的大礼,而诺贝尔奖则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献上的宝贵礼物。

1969年1月,当她了解到全国性的大协作项目——“523”任务时,她意识到了疟疾防控领域的一项巨大的挑战。

抗疟疾药物的研发,就像与疟原虫进行速度赛跑一样艰难。在接手这一任务后,屠uhuoohd过了许多资料、翻阅了古籍、拜访了老中医,并且对每一条可能有用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这些收集到的数据和解析成果,为她发现青蒿素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次失败尝试,一直到1971年10月4日,在190次失败之后,那第191次提取过程终于成功,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随后的临床测试也证明了其有效性。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屠uhuoohd上了一场病毒性肝炎,并且在动物体内观察到了一些副作用问题。这迫使她决定亲自作为试验对象来验证安全性。在一个严格监控下的七天试验期结束时,没有出现任何明显副作用。

随着进一步研究和分离,不久之后,该团队就分离出了具有抗疟疾特性的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个发现不仅改变了治疗疟疾的手段,也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自然产生物质疗法道路。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当问及未来的计划时,无论是在瑞典还是在媒体面前展开交流,都有一句话如同她的口头禅:“我们的工作还远未完成。”

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对于全球公共卫生仍然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疟疾——以及如何利用现代科技保护并创新传承中的知识,她一直保持着关切。此外,她也经常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国家没有完全消除这种疾病,以及我们能做什么来帮助他们。她知道,对于所有这些问题,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找到答案。而对于那些即将继承她的工作而又充满好奇心和激情的人们来说,她寄予厚望,“愿他们超越我们,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