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木根的职业生涯中,每当有人问起他对待工作的选择时,他总是会这样回答:“外企待遇好,可如果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都去当‘码农’,那我们国家通信领域的科技创新谁来做?”这个问题背后,是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思考。作为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彭木根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从2000年进入移动通信领域至今,彭木根不仅参与了“3G突破、4G并跑、5G领跑”的过程,而且还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密集无线网络技术成为国际主流作出了贡献。他曾被授予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也证明了他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尽管很多同学都选择留学或去外企,但彭木根选择了回校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他对自己的决定非常坚定,因为他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他的指导下,北邮成为了一块重要的地标性项目,为中国乃至世界移动通信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2012年,他获得了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这对于提升自己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是一个巨大的推动。随后,他出国访问学习,与美国普利斯顿大学教授文森特·珀尔合作,这次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视野,也使得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前沿科技趋势。
回到国内后,彭木根继续深入研究热点区域无线组网问题。这一问题恰巧反映了现实中的痛点——核心区域人口密集、基站资源有限,使得无线高容量上网变得困难。通过构建基于点泊松协同组网性能分析模型,以及提出分层异构协同和网络自组织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彭木根成功解决了这一挑战,并且相关成果获得了一等奖等荣誉。此外,他还积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将核心知识产权转让给企业,从而促进产业化进程。
对于这些成就和经历,彭木根总是充满感激之情。他说:“不是我改变了行业,而是我有幸赶上了行业变革。”这段话蕴含着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改变事物上,更在于如何适应并引导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