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带着空间游清朝揭秘皇帝新年赐福中求财运的技艺与智慧对偶

0

自古以来,西周之开创者姜太公,在封神之时,众神仙已尽皆封。唯独他那位凶恶的妻子,也来求取一席之地。无奈之下,姜太公只得将其封为“穷神”,并规定凡贴有“福”字处,不许进入。

自明代起,一年一度的皇帝赐福成为传统。皇帝亲笔书写“福”字,并下赐群臣。这不仅仅是对民间习俗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展示皇恩浩荡的方式。在清朝,每逢新年,康熙帝便会亲自御笔书写第一个“福”字,并悬挂于乾清官正殿,其余张贴宫廷内苑各处,以及颁赐后妃近侍、王公宠臣、内廷翰林等。此后,这个仪式成为了清宫典制。

嘉庆帝以其谨慎和守旧著称,他也遵循了这一传统。他曾御制一联诗,其中提到除了悬挂在乾清官正殿外,还要在宫苑中张贴20多幅“福”字。

同治帝则更为创新,他不仅写了“福”、“寿”、“龙”、“虎”的字,还用银色火珠装饰其中间,使作品更加精美雅致。他还特别设计了一些作品,将这些字形放入四条龙纹菱形中间,让它们显得饱满大方。

每当受赐者得到这份珍贵礼物,他们都会恭敬地叩谢,然后带着这份礼物退下。这对于王公、大臣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然而,这些宝贵的“福”字并不随意使用,而是要精心装裱,以示对皇恩的敬拜和感激。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