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事背景
在明朝末年,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下,中国社会出现了政治上的动荡。崇祯帝病重时,无力处理国事,被迫交由阁臣周延儒等人辅政。然而,这些宠臣因权谋而互相猜忌,导致朝政日趋混乱。
二、三藩起义
为了抗击外敌入侵和内部腐败,福建、江西、浙江三省总督李定古、何天保、熊汝霖联名上书要求增兵防守,但被崇祯帝拒绝。此后,他们联合起来发起了对抗中央政府的武装叛乱,即著称的“三藩之乱”。这场战争持续至1645年。
三、吴三桂背信弃义
在此期间,四川总督吴三桂虽然表面上支持皇室,但实际上他心存不满。他对中央政府提出增兵请求,也未得到回应。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密谋自立,并于1644年10月21日正式宣布独立,从而加入了“反清复明”的斗争行列。
四、大顺军入关
同年的11月,在大顺军首领张献忠率领下,大顺军进入北京,对付着已经衰弱的清军。大顺军迅速控制了中原地区,并且不断扩张其势力范围,最终迫使南下的清军不得不撤退至山海之间。
五、新政体制建立
随着时间推移,大順軍與清軍於1649年签订《北京条约》,同意承认清朝统治并将主导权转交给新生的满洲贵族。但是,此举也意味着汉族士绅阶层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打压,加剧了民众对于满洲人的仇视情绪,使得长期来看双方关系紧张且充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