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元年(605年),杨侑在东京洛阳皇宫紫微城的怀抱里诞生,他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起初被封为陈王,后来又更名为代王,领有万户之地。大业三年(607年),他在父亲杨广亲征高句丽时,被留守于长安,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这个少年帝王的命运并不平静。在大业十一年(615年),杨广巡幸晋阳,并任命杨侑为太原郡守。在随后的岁月中,李渊逐渐积累了足够的力量,直到大业十三年(617年),他攻入长安,将权力从杨侑手中夺走,将其降封为酅国公,并将其软禁于长安。
尽管如此,在历史上,杨侑更多的是一个符号,一位被视作傀儡皇帝的人物。他虽然拥有“隋恭帝”的称号,但实际上他的统治仅仅是李渊扶持下的一个虚伪政权。在义宁二年的三月份,当消息传来了杨广去世的消息之后,李渊判断这是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的一个理想时机。他在同年的五月十四日,即618年6月12日,将杨侑迫使退位,并自行登基,更改国号为唐,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作为对此的一种评价,《北史》记载:“恭帝年在幼冲,遭家金难。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螽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既钟百六之期,躬践数终之运。”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他去世后,其族子继承了酅国公爵位。而关于他的评价,则如同古籍中的诗篇一样,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最后,在庄陵,他得到了最终归宿。这座陵墓位于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是一片平坦的大地上的壮观建筑,它象征着这位青年皇帝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复杂多变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