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陵墓的神秘挖掘疑云,至今仍未被触碰。然而,其曾经遭受过无数次盗掘,昭陵中那壮观的《昭陵六骏》浮雕,就曾被贪婪之手劫走,并流入美国市场,而留下的两块“飒露紫”、“拳毛驹”浮雕,如今安静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中。一些宝藏在八国联军侵袭时,被国家紧急调取,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网络配图:李世民的昭陵,被誉为天下名胜之一,它虽然遭到了多次盗窃,但那些主要是金银珠宝和精美器物,还有许多珍贵文物得以幸存,今天它们都被放置在昭陵博物馆内,以展示唐代初期繁荣的经济和文化面貌。
网络配图:延伸阅读:唐太宗曾经强烈主张俭朴生活,他甚至请求山为其葬身之地,不需建造显赫坟冢。文德皇后去世后,便与太宗同葬于昭陵。在撰写纪念碑时,太宗提到:“王者视天下如家何必将珍宝埋藏于坟墓中?因此,我们选择九嵕山作为陵墓,不需要储存任何金玉、人马或器皿,只用土木材料来构筑,让盗贼心生畏惧,不再觊觎。”这里所说的不藏金玉,更像是在表达一种防范盗贼的心理,而非真正实行俭朴。在古籍记载中,即使是最坚固的墓穴也难逃一日必被挖掘,因此唐朝以山为陵,最终还是为了利用山脉雄伟景观和防止潜在的盗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