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业元年(605年),杨侑出生于东京洛阳的紫微城,这位隋朝皇帝自幼聪明,气质非凡。最初,他被封为陈王,后来改封为代王,并领有一万户的食邑。大约在那时期,杨广亲征高句丽,留下杨侑镇守长安。
然而,在他的生平中,有一个转折点,那是当李渊攻占长安并拥立杨侑为帝时。在义宁二年(618年)的某个时候,当杨广去世后,由于李渊认为夺取政权的时机成熟了,他迫使杨侑退位,并自己登基称帝,将国家更名为唐国。此举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而唐朝则由李渊开创。随着这一事件发生,大量的人物评价和记载开始出现,其中包括《北史》的作者李延寿对此事进行了一番评述:“恭帝年纪轻轻却遭遇了家族的困境。一位领导者失去了德行,全世界都陷入混乱;群盗四处横行、野兽堵塞道路;南方的小小巢穴也变得不再归来。虽然尝试遵循尧、舜之道,但又怎能实现呢?”这些评价透露出对那个时代政治环境和社会动荡的一种批判性思考。
至于杨侑本人,其死后没有子嗣,因此他的爵位最终被族弟继承。而关于他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他短暂统治期间内忧外患以及政治局势不断变化中得知,他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正如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一样,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记录来了解这位曾经统治者的生活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