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代十国至北宋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多个政权都选择定都于开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北宋。
开封地处中原核心区域,水路交通极为便利。因此,定都开封可以占尽天下漕运之大利,全国的货物都可通过水路或陆路汇集于此,经过交易互通有无,再通输送到全国各地。北宋经济繁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开封这个中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定都开封的优点虽然很明显,但缺点也同样致命。开封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一旦黄河被敌军突破,那么开封城就很容易受到包围而陷入绝境。要解决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是在开封周围屯驻重兵,以人海战术让任何来犯之敌望而却步。不过,这样一来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常年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势必会对国家财政造成极其沉重的负担。
赵光义为什么要强烈反对迁都呢?因为这和他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他作为御弟,被授予要职,每次皇帝离开京师,都会安排他留守。这使得他在京城积累了大量政治资本和经济实力,使得如果能够继续控制京城,他将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潜在的地位优势。如果迁都则可能削弱他的力量,从而威胁到他的未来野心。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在一年后,即公元976年,当时的一场意外发生了,让所有人的预测全错了——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而赵光义继承了皇位,是为宋太宗。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一切都是那么不可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