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刘志的太极犹如阴阳和合

0

太极拳是一种内家拳术,其特点在于以内心意为主导,外形动作则随之而来。与外家拳相比,太极拳不追求刚猛的力量,而是追求松、圆、活、灵的状态。在运动规律上,它体现了阴阳和合的哲学,即阴阳相辅相成,以意念为基础,以少用力为原则。这是太极拳独有的主要特性。

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是在杨露禅之后逐渐形成的,这时各家拳法开始向太极理论靠拢,从而形成了现代太极拳的理论和练习方法。按照吴式太極推手的要求,实践者应将意念作为指导动作的一把钥匙,每一个举手投足都要由意念引领,一旦使用力气,就会偏离正道。太極推手旨在培养皮肤毛发感知能力以及内部与外部意气力的协调。如果只想着主动攻击,而不是理解对方,那就不符合 太極推手 的精神。这种技巧战术就是通过与对方同步移动,与其配合,而非直接对抗。在练习中,也需设想有个假想敌,并注重三合(即身体前后左右三部分)的协调,以及外三合(身前身后身左身右)的流畅自然,以及伺机而动。

此外,虽然表面上看似缓慢,但实际上也需要适时快速应变,因为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行”。因此,理想中的每一步都应该以意识为先导,让意识牵引行动。这是一种训练意识和感觉敏锐性的艺术,是一种顺应变化,不固执己见,不强行突破的方式。

在当今社会,有些人提到“太极操”,我认为这更多地侧重于体态美观及腰腿功夫,没有深入探讨内在意识层面的运用。而真正意义上的 太極推手 则更倾向于从内而出,即便只是简单的手势,都能传递出深邃的心境。

总结来说,好好的 太極推手 应该具备几个关键特质:一是保持中正安舒,每个姿态都要平衡稳定;二是坚持缓慢松静,这是它与其他武术最明显差异的地方,要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三是圆润自如,使得身体像万向轴一样,无论如何转都是平滑自如;四是不使拙力,用对方力量助自己;五以柔克刚,如同云端般轻盈无穷,如水一般流畅细腻隐藏着致命之处;六始终保持心神宁静,让气息沉底,看待对手变化。这些精髓可以概括为“中松旋空合”、“沉稳活灵畅”。遵循这样的准则去修炼 太術 推拿,你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大智大勇。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