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斗:明朝铁面御史,铮铮铁骨的传奇
人物简介:
左光斗(1575-1625),字拱之,一作遗直、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其先世为安徽桐城人,其父移居桐城县城。汉族,以水利专家著称,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成员,累官至左佥都御史,是万历“六君子”之一。
清正严明: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举进士后,他任中书舍人。作为御史,他巡视京城,将多名吏部官员逮捕,并缴获假印七十余枚,查出假官一百余人,使京师震惊。
主管农业:
天启元年(1621年),他领直隶屯田事,对水利有着深刻认识。他提出了三因十四议,即天时地利人情,用以修建河流、挖渠、引水和筑坝等设施,这些措施得到了诏令的支持,从而大规模兴修了北方的水利工程,使得北方开始种植稻米。
辅佐熹宗: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去世后,他向皇帝上疏反对李选侍被封为皇太后的做法,最终避免了李选侍专权的情况发生。在这期间,与杨涟共同努力排除宦官干扰,为幼主护持,被尊称为“杨左”。
含冤而死:
由于与魏忠贤等人的政治斗争,最终被陷害致死,在牢中遇害于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五日,享年五十一岁。
身后平反:
在魏忠贤被杀后,他才获得追赠右都御史及谥号忠毅。这位曾经的事实英雄,以其坚定的正义和卓越的政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